发布日期:2014-12-22 类别:各国风情
一印度政治发展
印度自1947年摆脱了近200年的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后,基本上沿袭了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低效率的议会民主时常成为印度不同利益群体的抨击对象,但这种由殖民者灌输?quot;外来制度"经过独立后60多年的完善与发展,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结构背景下,基本保障了政治制度的稳定与连续,已经成为印度民众的普遍共识。
(一)印度的政治结构
1950年生效的《宪法》规定,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按照议会民主制原则,印度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
印度联邦立法机构采用两院制,包括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联邦院共245席,12名议员由总统指定,其余233名议员由各邦及中央直辖区的代表组成,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宪法规定副总统为法定的联邦院议长。人民院为国家主要立法机构,共545席。543席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其中79席为表列种姓保留席位,40席为表列部族保留席位),每5年举行一次大选,其他2个席位为总统委任的英裔印度人代表。人民院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法律和修改宪法、控制和调整联邦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对联邦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并有权弹劾总统。总统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由议会两院及各邦议会当选议员组成的选举团选出,任期5年,依照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职权。副总统由联邦议会两院议员选举产生。而邦议会则采用一院制或两院制,邦的行政长官由总统任命。
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是最高行政机关。总理由总统任命人民院多数党的议会党团领袖担任,是实际的国家元首;总理和内阁部长组成的内阁是决策机构。这样,总理既是议会中多数党领袖,又是部长会议首脑。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权力机关,有权解释宪法、审理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争议问题等。各邦设有高等法院,县设有县法院。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委任。总检察长由政府任命,其主要职责是就执法事项向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完成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检察权,对宪法和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
(二)印度政治发展的特点
在60多年的政治实践中,印度的议会民主制得到不断完善,虽然它不是最有效率的,但其所具有的内在稳定性基本上保证了国家政权的平稳更迭。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复杂的社会结构、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造就了印?quot;特色"的议会民主制度。
第一,印度政党众多,是世界上政党最多的国家之一。印度政党主要分为全国性政党和地方性(邦级)政党。根据印度选举委员会的定义,凡在上一届邦议会选举中在4个邦获得4%的选票或3.33%议席者,或者在联邦人民院选举中至少从4个邦提出候选人并获得4%选票或4%议席者,就属于全国性政党,否则只能称之为地方性政党。据统计,印度独立后共有192个政党,在1951~1952年第一次大选期间,登记参选的政党多达53个,其中包括14个全国性政党,如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以及印度共产党等,其他大部分为地方性小党,而且绝大部分是为了参加竞选而新成立的,影响力有限。截至2004年人民院第14届选举时,登记参选的政党则多达230个。五十多年间,参选的政党翻了两番还多。全国性的政党数量有所下降,主要包括印度国民大会党(INC)(通常称为国大党)、印度人民党(BJP)、大众社会党(BSP)、印度共产党(CPI)、印度共产党(马)(CPM)和民族主义者大会党(NCP)等6个。与全国性政党的数量下降相比,地方性政党的数量却有了较大的增长,从1951年登记的39个增加到2004年的224个。
第二,种姓、宗教以及地方因素影响政治。印度社会结构复杂,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以及多语言的人口众多的国家。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教派主义以及地方势力给印度政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传统的种姓制度下,选民基本上是按照谁代表本种姓的利益就投谁的票的原则进行投票,各政党为了获得选举的胜利,充分利用印度社会的这一特点,研究选民种姓的构成,发展具有优势的种姓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种姓势力甚至借议会民主制有了一定的发展。宗教势力也是印度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印度宪法规定印度是一个世俗的国家,但随着更多的具有宗教色彩的团体或政党的出现,宗教势力及其政党对印度政治的影响呈现上升的趋势,它们通过煽动教徒、挑拨极其脆弱的各宗教教派关系来影响政府的政策。地方势力的发展是印度政治生活的又一特点,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地方性政党的崛起以及对印度政治的影响日益加大,尤其是在主要政党需要其他小党支持才能获得组阁权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第三,印度的议会民主制产生了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结果,但积极为主流。尽管独立后印度政坛充满动荡与冲突,但基本上成功地保持了议会民主制度,民众的民主意识在不断提高。1951年举行了第一次人民院和邦立法院选举时,具有普选权资格的选民达1.7亿人,实际投票率为44.87%。至2004年人民院第14届选举时,选民6.71亿,投票率达58.07%。将于2009年5月举行的人民院第15届选举,选民预计将达到7.14亿,较上届净增4300万。一方面是选民绝对数量的上升,这与印度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相关;另一方面是选民民主参与意识的提高,尤其是低种姓群体的觉醒和积极参与,成为推动印度议会民主体制不断发展完善的不容忽视的力量。但由于印度社会的复杂多样性以及掣肘于经济发展程度,印度的议会民主也产生了某些消极的现象,如当选议员不能履行职责,甚至部分议员是黑社会成员等。
第四,印度各政治力量此消彼长,真正意义上的多党民主体制初具雏形。在独立后的二十多年里,得益于健全的组织、坚实的群众基础、崇高的威望以及反对党力量相对弱小等因素,国大党一直处于一党独大并长期执政的地位,形成了罕见的"一党独大制"。在1952年、1957年和1962年的人民院三届选举中,国大党分别获得364席、371席和361席。而在邦议会选举中,国大党也通常获得60%以上的选票。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国大党是印度政治舞台上的主导者。然而自1967年人民院第四届选举开始,国大党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到1989年人民院第9次选举时,该党只获得525个竞选席位中的193席。而成立于1980年的印度人民党却发展成为获得88席的人民院第三大党,全国阵线则获得143席,成为印度政坛上的重要力量。国大党、全国阵线与印度人民党三足鼎立之势渐成。由于没有一个政党能在大选中单独赢得超过半数的选票,印度政体自1989年人民院第9次选举后进入了一个悬浮议会和联合政府的时代。
(三)印度政治的发展趋势
由于在大选中没有一个政党可以单独赢得议会中过半数席位,因此,多党竞争、联合政府成为政党运作的主要形式。1996年人民院第11届大选时,印度人民党获161席成为第一大党,全国阵线和印共(马)为首的左翼阵线组成的联合阵线获160席居第二位,国大党仅获得140席,退居第三位,"国大党体制"彻底终结。1998年大选后,印度人民党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始于1989年的印度政局失稳也由于强势的印度人民党的执政而告结束。1999年大选后,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24党"全国民主联盟"上台执政。2004年4月第14届人民院选举中,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获得220席(其中国大党获得145席)而居于首位,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党获得185席(其中印度人民党获得138席),印共(马)等左翼政党获得62席,其他地方性党派共获76席,国大党终于成功扭转颓势,在左翼政党表示从外部支持的条件下,以国大党为首的"团结进步联盟"获得组阁权。
地方势力对政局的影响加大,地方性政党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多党或两党竞争局面形成后,主要政党如国大党和印度人民党都不能在大选中获得单独的组阁权,而是必须得到其他政党的支持才有可能在大选中胜出。因此,无论是国大党还是印度人民党,在大选中都必须联合地方性政党。而一些地方性政党出于自身的利益需求,也与主要政党讨价还价,从而影响国家的政策制定。
2009年5月,国大党的"团结进步联盟"政府将任期届满,人民院第15届选举即将举行。由于国大党和印度人民党都没有足够的信心与实力赢得多数,下一届政府仍将是联合政府的可能性极大。实际上,国大党面临一系列困境,如选民对金融市场混乱、经济增长放缓、通胀率居高不下不满,而且已经在一些重要的邦选举中遭遇失败,但与一些地方性政党(如北方邦的社会党(SamajwadiParty))的联盟将会增强自身的竞选地位。印度人民党的势力范围局限于讲印地语的北方地区,但在2008年底举行的部分邦选举中表现不俗,似乎正在变成一个"全印"的政党。印度的经济形势与孟买恐怖袭击事件都会给以"打击恐怖主义"与"拯救印度"为竞选口号的印度人民党加分,但具有较多票源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并不过多地关注这类问题,加之印度人民党并不是铁板一块,也使其大选的前景并不明朗。据印度全国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国大党领导的执政联盟可在大选中赢得36.6%选票,可以击败印度人民党,但仍然需要拉拢地方性小政党来组织联合政府。